各位會員及友好:
鄧公慧林,多才多藝,投機博奕無所不精;其中尤以無事化有,小事化大最為擅長。「認知失調理論」,本來言簡意賅,十五分鐘即足以將其之中精要,包括基本定義成因、程度深淺強弱、重新協調方法鉅細闡述。
然以鄧公之性,豈滿足於十五分鐘之「貨仔」?必化之為五大頁之大綱,兩小時之演說而後(仍不肯)已。當然,作為一個有文化和好文彩的人,朝日亦不得不承認,其演說大綱「確實好有文化」,以及「真係好好文彩」。所舉例子亦生動有趣,令人莞然!
不過,朝日覺得,大綱好生精彩,卻猶未及演說之十一。一句「擦鞋之定義,正是盡力協調老細之認知!」足撼朝日至今!各位讀文之餘,不妨到本會網站收聽掌門之演說,誠樂事也!
野人通訊(不)負責人
朝日謹啟
================
知情不報 認賊作父
認知失調理論 撰稿人 掌門 Sep 08
Leon Festinger
認知失調理論隸屬社會心理學,認知一致性理論範疇,研究人類社會行為與心理取態之相互關係。
(甲) 定義及基本假設
定義1認知—個人對環境、行為及自身的任何知識、信念及情感。***
例子:(嬰兒股神的環境認知)股市的功能是為企業籌集資金。
(george)股市是決勝負的(賭博)場所。
(行為)投資行為引導市場資金在企業間作出最適optimal分配。
炒家巧取豪奪是非常有型的(強盜)行徑。
(自身)我是一個信奉價值投資的(正派)長線投資者。
我是一個只求取勝,不拘手法的(邪派)專業投機人。
2認知元素—單純或難以分解的認知觀點。
例子:(環境)a野人讀書會乃是sense人之結社。
(行為)b我獲准加入讀書會。 / -b我的入會申請遭到拒絕。
(自身)c我是一個sense人。 / -c我一向冇乜sense。
3不同認知元素之間可能相互無關、協調或失調。
當一元素可由另一元素合理地推導出來,則此二元素相互協調。
例子:a b c相協調;a –b –c亦然。
當一元素可由另一元素之反面推導出來,則此二元素相互失調。***
例子:a –b c相失調,使人悲憤莫名;a b –c雖則可喜,然亦失調。
更佳例子:(遠古時代台大校園曾流行一則說法)我校美女與醜女喜相偕行。
原因在於醜女的心意:美女肯與並列,可見我(雖然有點勉強)不失美人身價。
而美女的心意則為:與醜女對照,益發彰顯我貌美如花。
以下為認知元素分析:
醜女方面:U1(對美女心態的認知)美女只肯與美女同列。
U2(自身)我都薄有幾分姿色架。
U3(行為)我應與美女同列。
美女方面:B1 美女歡迎與醜女同列。
B2 我的美貌無可置疑。
B3 我應與醜女同列。
結論:兩對美女心態的認知 (U1 & B1)是矛盾的,但各自的元素配對(U1,U2 & U3) and (B1,B2 & B3)則是巧妙地協調的。
結論:由於環境、行為與自我評價無可避免地多方衝突,故此認知失調是心理常態。*** 失調可能導出行動及創新,不應單純地賦予貶義。
基本假設
4假設I:認知失調做成心理不適,促使個體作出努力減少失調,達致協調。***
虛構例子:眾家嬰兒股神向來自視極高(自身認知),然而在大跌市(環境)中焦頭爛額(行為),於是陷入瘋狂認知失調。為了徹底消除失調,Curtis決意轉型為(謙卑的)基督徒炒家;旗王論斷金融海嘯乃是天命,賢愚同運,非人力可以為功;而George則堅信交易單據全部印錯。
認知分析:神1 我是一個本領高強的炒家。 /1’ 我學藝未精。
神2 市場大跌。 /2’大跌市中高手也難倖免。
神3 我狂輸斬倉。 /3’我從未輸錢。
神1 2 3為失調,Cur 1’ 2 3務實型協調,旗1 2’ 3防衛型,Geo1 2 3’精神病型。
5假設II:當陷入失調狀況時,個體會主動地避免增加失調的情境信息,接收促進協調的情境信息。個體對新信息的追求具有高度選擇性。****
a學術案例:芝加哥大學研究報告指出,新任名牌汽車車主在購車之後(注意非之前)兩個月內傾向閱讀選取牌子的廣告雜誌,而避免閱讀放棄牌子的雜誌。
b歷史事例:漢武帝崇信董仲書天人感應論儒術,終其朝祥瑞紛呈而災異不至。
c投機事例:投資者在買進項目後傾向蒐集利好資訊;股價大跌後拒絕看行情版;跌至無法忍受時則反過來追求利淡資訊,提供動力作出沽貨決定。
(乙) 失調之成因與強度
6失調成因
A信念與環境不一致;
例子:男士之智慧易為股市所摧毀;而女子之美貌常被鏡子所質疑。
B信念間邏輯不一致;
例子:相信有神論的科學家會失調,因為科學方法講求觀察與証據,而神之存在不能出於觀察與証據。
C個人行為與文化習俗不一致;
例子:清代基督徒的困境在於應否祭祀祖先;中國教會(耶穌會)的困境在於應否准許教徒祭祀祖先。(註:及至耶穌會被禁,罪狀之一就是准許中國教徒祭祖。)
D個人信念與普遍性觀念不一致:
例子:達爾文寫成演化論二十年而不敢發表,薛定諤因沒有行家相信量子力學而大說晦氣話。
E當前認知與過往經驗不一致。
例子:忽有美女垂青沙塵仔…..你話幾危險呢!
7失調強度取決於:
A衝突元素的重要性;價值愈重大失調愈嚴厲。
例子:(男性理學家曰)女子餓死事小,失節事大。*** 同理,士大夫(明朝尤然)業務能力事小,氣節品格事大。
B衝突元素的數量;面向愈寬廣失調愈深刻。
例子: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唔失調有鬼。
A & B可總結為:失調強度取決於參與衝突的兩組元素的重要性加權值。***
C衝突元素的重疊程度。
Th重疊度愈高,失調度愈低。*****
詩云:寶馬奔馳無所謂,美人鉅款費思量。
賤格例子:(魚尾曰)女人(删去三字,意指在幽暗的場境下)個個都一樣。
(丙) 8救濟之道
A改變環境;此法成效徹底,惜乎人類能力有限。
例子:移風易俗(如辦讀書會),纖體整容,逆天行事,豈得成功?
B改變行為;行為常受制於現實,且變更可能引發新的失調。***
例子:先知說:「山,前來。」山不動。先知從容一笑,揚鞭策馬,向山直奔。
C改變對環境的認知;此乃上策,操作成本甚低,過到自己嗰關就得喇。***
例子:a(伊索寓言)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;追不到的女子是醜的。
b化石是魔鬼製造出來的,目的在於迷惑人類,使之不信聖經。
c 科學興起後,教會及大眾對「神跡」想法的改變。***
D將衝突元素隔離;
例子:a (耶穌說)上帝的歸上帝,凱撒的歸凱撒。
b(有神論科學家說)神的存在與科學研究分屬不同的範疇。
E增加新的認知元素。****
Th人類在採取行動之後,傾向於蒐集支持該行動的新信息。
例子:a同治既大婚,外國大使們強烈要求面謁皇帝,朝廷對禮節安排極度失調。某大臣上奏:蠻夷等同禽獸,沒有資格行三跪九叩大禮。
b掌門每逢買進一支股票,必向資深分析員Dennis垂詢基本面狀況,告以利好信息則悅,告以利淡則斥為冇sense。
(丁) 理論I:決策與失調
9決策為取捨。Th選取項目之消極(厭惡)性質及放棄項目之積極(吸引)性質 與 決策行為 恆相失調。*****
經典例子:(決策情境)康仔要在美貌的VV與備有千萬嫁妝的余慕蓮中兩者擇一。
如他選取VV,將因成世被抦及捱窮而日夕悔恨。(假設VV脾氣壞夾唔識賺錢。)
如他選取余氏,將因長對醜婦及追憶美人而抱憾終身。
結論:決策必然導致認知失調,結婚必然導致嚴重認知失調。
失調程度
10 Th (A)失調程度與 選取項目之厭惡程度 及 放棄項目之吸引程度 成正比;而與 選取項目之吸引程度 及 放棄項目之厭惡程度 成反比。****
如他選取VV,失調程度與VV脾氣猛烈度(或其他弱勢,如高消費)及余氏嫁妝豐厚度成正比;而與VV貌美度(或其他優勢,如高品味)及余氏貌醜度成反比。
11 Th(B)失調程度在兩選項的吸引力相互平衡時達到最高值。*****
假設康仔內心盤算出VV的美貌剛好價值一千萬元,則他因害怕失調甚至無法作出決策。(在此情況下,他的最理性做法應為擲毫定向。***)
余氏嫁妝愈偏離一千萬元(無論向上或向下),他的失調程度愈降低。
設想VV為股票,美貌為資產而年薪為股息(let say 一百萬元),余氏嫁妝為市場出價。設余氏嫁妝只為三百萬,3倍PE?有冇搞錯?冇得傾! 十億?你要幾多個VV都有貨!
12消除失調手法
A逆向重擇;
破鏡重圓固上佳,惜乎馬前覆水難收取,釵頭千載怨鳳凰。
更大鑊的是重新揀過可能跌落另一端的失調陷阱。***
B心理上取消決策或不負上決策責任;好計!
宿命正是無奈,老婆係亞媽揀既,唉一時糊塗/貪念使然,都係社會既錯。
C改變認知元素;上上策!
Th決策可以透過 增強選取項的吸引力,削減放棄項的吸引力 及 修改自我評價以強化選擇的合理性,來消除認知失調。*****
如他選取余氏:余氏尊容都可接受丫,車VV唸落都唔係好靚,做人應該務實,貪戀美色係唔啱口既。
如他選取VV:VV真係愈睇愈靚,多錢盞多煩惱,西諺說得好:「自由誠可貴,金錢價更高,若為愛情故,兩者皆可拋!」,最終結論:我真係好愛VV架!
D增加重疊性****
女人個個都咁惡啃架喇,錢多少有乜所謂啫,聽聞余氏脾氣都好差喎,VV怕且都有多少嫁妝卦?
(戊) 理論II:失調與社會支持
13 Th人為社會動物,社會群體是個人認知失調的主要來源,也是他消除失調的主要來源。***
例子:小澤征二的故事。
14個人觀點與他人觀點相衝突便會產生失調。此時,
Th 反對他所持觀點的人愈多則失調程度愈重,支持他的人愈多則失調愈輕。
Th 反對/支持愈權威,效力愈重大。
ie 失調程度取決於反對者人數的權威加權值。
Th 與受質疑觀點相協調的已有認知元素愈多(即認知穩固程度愈高),失調程度愈輕。****
例子:掌門在股市議題上能抗抵何老細攻擊,而在國旗知識上易遭旗王愚弄。
Th客觀的、非社會性的認知元素(易驗証者)遭受質疑時失調程度較輕,反之較重。
例子:科學家說服別人極費氣力,而風水師、股評人、傳教士能輕易湊功。
15救濟之道
A改變自已的觀點;ie投降。
B說服別人支持自已的觀點;
C 以某種方式使反對者與自己不可比較。*****
例子:當別人對顏色的認知與我不符時推斷他色盲;當別人對股市的認知與我不符時斥之為外行。任何人炒股成績勝過掌門必然是擁有內幕資訊,如其不然,亦只純屬好運氣。
16 Th 認知穩固的人遭受質疑時傾向與反對者溝通(進行說服);
認知不穩固的人遭受質疑時傾向與支持者溝通(尋求安慰)。*****
例子:有人敢膽在股市議題上與掌門意見不合,必遭當面訓斥。
如為物理議題,掌門(派完sense後)立即謙卑地向Alan請益。
17 Th 當失調出現時,個人會努力尋求社會支持。
當社會成員出現相同失調狀況時,個人甚易獲取社會支持。
例子:大跌市中很希望、又很易找到人與你抱頭痛哭。
18Th 在高凝聚力的團體中,衝突的強度較高,成員的失調程度因而較大,改變觀點的情況更易出現。***
換句話說,異議者較難在高凝聚力團體中生存。
(編按:敵人固然可惡,叛徒更是可憎/兇惡,異端尤為可恨/罪惡!)
在極端的情況下(如教會),清洗異端為團體保持凝聚的常用手段。異議者無法立足,只好退出(破門出教)。在更極端的情況下,退出者甚至會遭到詛咒及追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