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002 執委與影子

諸位會員及友好:
  
  有一個問題困擾朝日多時,良久不得其解,就是何以讀書會的常務決策基構會稱為「執行委員會」(簡稱「執委會」)。這真是一個容易令人誤會的名字,誤會它是一個會執行甚麼的機構,但事實上,它似乎連執行甚麼的能力也沒有。
  
  這都是朝日的錯,當年朝日有幸蒙會眾錯愛,選入修章委員會,我在委員會中口沫橫飛之時,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,實在是辜負了大家的期望。當時在修章的時侯,就該把這個機構「正名」為「決策委員會」或「常務決策會」嘛!這才符合本會的現實會情啊!

  一切都已經太遲了,「正名」的機會己經沒有了。在下一次啟動修改會章機制前,我想,為了符合會章,不如修改一下「執委員」的運作方式吧!就是說,真的在「執行」方面多著點力。倒過來說,要是明知沒有執行某方案的能力的話,就不要作決策通某方案。這樣的話,從某個角度來說,也大概算是一種執行能力吧!

野人通訊不負責人
朝日謹啟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執委與影子
—-by Candy, 13 Mar 2007

  剛過去的週六舉行了第五屆周年會員大會,推選新一屆執委會成員。當天選情激烈,大家亦曾就執委的職能提出意見。
  我雖不是創會會員,但為人八卦,所以列席了第一屆執委。由第二屆開始則連任秘書,直至剛剛卸任,親眼目睹執委由老少合辦,至少壯派接任,再到如今掌門重出江湖。從旁聽小妹變身成為管家婆,見證了本會的成長,總算不負「最了解會務的超級大打雜」之名。
  周年大會當天,由於大家對執委的職能未達共識,所以抉擇人選時難免困惑。檢討本人在大會當日,由於準備不足,倍感語言乏力,措辭不當,也許無意中會傷害了一些願為本會付出的會友,激烈言論或會引起反感,萬望大家見諒。

  誠如蟬會長所言,大家都只是業餘義務性質,對工作人員實在不應設定太高的標準。不過,作為一法定註冊團體,基本的運作及部分大家重視的會務仍必須有人執行,才會引發了擔任執委成員條件的「議政」與「實務」之爭。

  引用掌門的極端思考法,若由「純議政」派當權,則執委會是極佳的決策組織,未必會「議而不決」,卻絕對會「決而不行」。假若執委決定要召開大會,卻沒有人肯做訂場地、作會議記錄、收會費、準備財政報告等等幕後低級雜務,各人都只爭著在幕前主持會議,激烈辯論,試問大會該如何進行?假若執委決議要每月舉辦4次演說活動,卻沒有人肯負責與酒樓及講者接洽、擬定時間地點出通告、每次準時出席點名收費,敢問大家是否可以任由學術活動爛尾,整年亦不舉辦一次?
  相反,若由「純實務」派當道,蕭規曹隨,最可能出現本會體制僵化毫不改善的情況,有任何變化亦不懂應付。可幸制度已成,只要君怡閣劉經理一天不趕客,我們仍是會每月進行演說活動;最壞的情況只會是酒樓加費後,大家每月均要忍受童軍中心較差的環境和飲食;直至童軍中心亦趕客,大家無處容身,才會無奈解散。

  如果是商業機構,公司領導層當然是用腦不出手的「純議政」人士,花錢聘用低級職員處理繁瑣無聊的雜務,高層只需決策和管理。相反,對義務組織來說,組織高層稱為「幹事」,名副其實,要動手執行大家商討的結果;因為義工沒有合約或利益牽扯,工作量過大或氣氛不愉快均會導致拆夥,毫無管理可言,各人只憑誠心或人情辦事。

  根據過往經驗,大家選執委時均較重視「議政」能力,幕前表現好的「吹水會政客」才能勝出大選,外判委派活動負責人執行實務。但幕後默默耕耘的「影子政府」只能無聲退場,連掌聲也吝嗇,兩年下來,誰還會肯繼續做默默無聞的影子?

  這,也許是去年不少活動爛尾的原因之一。